中国政府网 | 省政府网站 | 市政府网站
所在位置:首页 > 前进新闻 > 今日前进
喜迎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佳木斯篇
发布日期:2017-09-22 08:47:28 发布者:admin 来源: 浏览量:4567

 

党的十八大以来,佳木斯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抢抓机遇、埋头苦干,推动各项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佳木斯实际的全面振兴发展之路。

践行发展新理念,推动全面振兴新跨越。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指导新实践,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厚植优势、深挖潜力、培育动能,扎实推进“四项行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深入实施“农业富民”行动,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全市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农户超过10万户,流转土地面积占全市集体耕地面积的42.6%,综合农机化程度达到9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881元。深入实施“工业强市”行动,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政策机遇,扎实做好“三篇大文章”,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百威英博啤酒、佳星玻璃等一批“老字号”企业通过扩产改造和引联合作重新焕发生机,泉林秸秆综合利用、象屿金谷粮食仓储及深加工等一批投资几十亿、上百亿元的重大“原字号”项目快速推进,龙润公司特超高压电缆、海瑞特特种工程塑料等一批技术水平在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新字号”企业蓬勃兴起。深入实施“城市提档”行动,努力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万达城市广场、利达双子星奥莱城等一批大型商贸项目相继落户我市,全市49个批发市场销往域外的商品量达到销售总量的40%,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专业化程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新商圈正在形成。深入实施“开放兴市”行动,深度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随着中俄同江跨江铁路大桥、哈佳快速铁路、牡佳客运专线等重大铁路项目的快速推进,以佳木斯为中心的省东部城市群即将进入高铁时代、大桥时代,加之佳木斯高新区、同江木材加工园区、省投资集团阿穆尔综合园区等境内外园区建设全面加快,初步构建了以国内区域合作为基础、对俄开放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探索改革新举措,释放全面振兴新活力。我们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把改革作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期盼,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释放发展潜力、激发内生动力、提升整体竞争力。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先手棋”,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全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完成了京剧团、歌舞团、话剧团、评剧团“四团合一”,组建了新的演艺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文艺院团发展重现生机。同时,现代农业、生态文明、民主法制、党的建设、纪律检查等各领域改革蹄疾步稳、有序推进,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增进民生新福祉,共享全面振兴新成果。我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持民生至上,着力解决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突出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累计投入民生资金621.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3.4%。着眼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稳增长、惠民生、促改革的有力举措。着眼于全面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义务教育全面实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全部取消农村学校小火炉供暖,在全省率先实行新农合异地就医即时结报,7家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审核,“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市级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以“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为代表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着眼于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着眼于改善人居环境,围绕“国家园林城市”这张靓丽名片,突出滨水城市特色,积极推进城市园林、水系等景观体系和路桥、“三供两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人民群众对城市的归属感日益增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严格按照“五个一批”的路径、“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以及“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7.8万人。

落靠治党新要求,筑牢全面振兴新保障。我们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使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为实现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发了《“两强四双”组织考评工作实施办法》,着力构建全市统考、分层实施、全面覆盖、步调一致的“大考评”工作格局,使业绩优者有动力、业绩庸者有压力,形成了担当落实的良好工作氛围。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率先在全省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改进作风,持续纠正“四风”,从严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龙江天地阔,风正好扬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提振精气神、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奋力开创佳木斯全面振兴新局面!(作者为佳木斯市委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集中精力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7%13.3%17.2%10.2%9%,全市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的良好局面,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奋力闯出振兴新路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深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我们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面提升。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水利化、机械化、标准化、科技化,全市水田灌溉面积达到629.4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农业标准化率达到8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粮食总产实现“十二连增”。以建设百公里绿色生态稻米长廊和百万亩优质水稻示范带为牵动,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设“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110处,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840万亩,落实农业“三减”面积322万亩,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到186个,佳木斯大米地理标志、“生态米都”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连续六年荣获“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深化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7935个,辐射农户超过10万户,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83万亩,占村集体耕地的56.5%。当前,正在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农高区,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工业扩量升级,努力建设工业强市。佳木斯作为老工业基地,由于长期受困于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的矛盾影响,工业经济发展滞后。我们围绕建设工业强市目标,聚焦工业短板,转方式调结构,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打造农产品深加工、秸秆综合利用及纸制品、农机及装备3个超200亿元产业集群,新型建材、医药、新材料3个超50亿元产业集群,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实现“双提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对电机公司、约翰·迪尔、常发佳联等“老字号”企业扶持力度,推动装备制造、食品、建材、化工等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抓好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支持益海粮油、金玛集团等龙头企业产业化扩张,总投资181亿元的泉林秸秆综合利用、总投资80亿元的象屿金谷粮食仓储及深加工、总投资76.8亿元的万里利达粮食仓储及燃料乙醇等一批全产业链项目投产达效,水稻、玉米、大豆等就地转化率和精深加工率全面提高。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加强佳星玻璃、黑龙化工、乌苏里江佳大药业等企业与中国建材、山东汇盟等域外企业资本合作,原有过剩产能加快转变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创新驱动,鼓励创新创业,国家级创新平台发展到14个,有力带动了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深入推进服务业优化升级,着力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我们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47.3%,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统筹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和专业大市场建设。加快佳木斯铁路物流基地、晶都国际水产冷链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区域物流集散能力不断提升。全力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农业电子商务创业基地等提档升级,引进中国网库、阿里巴巴、曼哈顿等龙头企业,推进“中国农机产业网”高效运营、“佳木斯特产网”改版升级和市级电商平台“佳美网”建设。深度融合我省东部及俄远东地区的旅游资源,生态农业游、赫哲民俗游、俄罗斯远东边境游等旅游品牌初步叫响。哈尔滨银行、交通银行、中投证券、英大财险等14家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区域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推进三甲医养结合民营医院、东兴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候鸟式养老与健康、文化、旅游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对俄经贸合作升级,加快构筑“中蒙俄经济走廊”门户枢纽。我们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推动对俄经贸合作升级。加强口岸通道建设,建成千吨级泊位21个,口岸吞吐能力达到640万吨,中俄同江跨江铁路大桥有序推进,预计20186月竣工,通车后对俄运输能力将达到3500万吨,哈佳快速铁路、佳木斯站综合改造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牡佳客专项目征拆全面启动,佳木斯机场迁建前期工作有序推进。超前做好同江铁路大桥开通的项目储备落地,国储能源化工集团同江综合园区、中林集团同江木材产业园和加工园、黑龙江省投资集团俄罗斯阿穆尔综合工业园区等境内外园区加快建设,同江木材加工园、同江丰林达循环经济工业园等园区的项目承载功能不断提升。加强跨境投资合作,大力推动对俄木材、石油、矿产、金属等资源进口落地加工,扩大食品、果蔬、建材、农机、机电、轻纺等出口规模,促进境内外产业联动、上下游产业衔接。(作者为佳木斯市长)

 

以创建国家农高区为引领,

实施农业转型,推动农业富民

农业是佳木斯发展的最大空间,也是佳木斯发展的战略性、龙头性资源,也是佳木斯完成转型升级最为重要的优势和载体。

 

以调减粮食作物和玉米种植面积为主线,推动种植结构向优势作物、优质专用品种、高效经济作物、饲草饲料作物、绿色有机和外向型农业六个方向调整。

 

让农业这块“金矿”最大限度释放潜力,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是佳木斯的担当。

走进富锦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机声隆隆,热潮涌动。一张玉米加工系列产品“树”状图,清晰记录着玉米深加工的整个产业链,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扩展,大量高精尖产品不断涌现,玉米深加工生产出的淀粉,被运往营口港鲅鱼圈,上船销往广州、沿海、珠三角等地,产品附加值及利润值也将大幅提高。

 

五年来,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目前,全市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总数达到7935个,辐射农户超过10万户。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复合型,甚至纯粹的经营型转变。

 

五年来,社会化服务链接市场体系创新。全市产加销一体化服务合作社达到395个,开展农资直供、信贷担保、农机作业、综合农技、收储加工、市场营销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走出了一条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

 

五年来,新型农产品流通销售业态不断完善。创建了佳天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对接农业企业59家。建设“佳美网”农业电商平台,目前,入驻企业16家,上线本地农产品数300个,实现佳木斯全域内电商平台互联互通。

 

五年来,绿色有机农业建设步履坚实。引领绿色有机食品扩面提标,全市绿色食品标志发展到245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840万亩。“佳木斯大米”“佳木斯大豆”“桦南紫苏”等产品实现了“种得好”,又“卖得好”。

 

如何让农业在佳木斯的发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佳木斯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

 

以创建国家农高区为总抓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品牌化。

 

切中脉搏,找准方向,转型升级在佳木斯,开启的将是一扇通往未来之门,不可阻挡。

以做好“三篇大文章”为目标,

实施工业扩量,推进工业强市

高质量的经济,是城市运转的强大动力,也是塑造现代化城市的“基建工程”。

 

过去五年,佳木斯围绕“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在产业结构上“调”新活力,激发全面振兴新动能,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6年,常发佳联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紧跟改革节奏,顺势调整,自主研发新产品抢滩主打市场,从160马力到180马力的动力升级形成了势不可挡的优势竞争力。去年产品产量达到了640台,同比增长了83%。逆境中销售起势、增长,目前仍在持续。

 

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利用防爆电机技术国内领先的优势,采用稀土等新材料,生产节能型特种电机,重点发展永磁防爆电机、核用电机及核用屏蔽电泵、高压系列电机、机电一体化的变频电机、风力电机等,创新为企业装上加速发展的“主引擎”。

 

挖掘“原字号”,壮大“新字号”,佳木斯泉林纸业项目打开了以秸秆为经纬的循环经济大门。一期项目总投资25亿元,年处理秸秆60万吨,年产20万吨秸秆本色浆、20万吨本色生活用纸、30万吨黄腐酸有机肥,配套8万千瓦发电机组。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润2亿元,税金1.5亿元,安置就业1500人。已经开建的二期项目总投资155亿元,年处理秸秆350万吨。两期工程完成后可安置就业8000人。

 

多数农机生产企业习惯于单打独斗,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只有抱团取暖,才能使企业发挥无穷的威力。有鉴于此,佳木斯市工信委、佳木斯高新区管委会决定成立“佳木斯农机走出去创新联盟”。目前联盟共有61家会员,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一体的战略联合体打造出了佳木斯地区农机产业新模式。

 

以开拓的视野、战略的思维、创业的激情,在推动全市工业再现辉煌上有新作为。着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培育诚信、敬业、创新、细致和敢于冒险的“工匠型”企业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制度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形象提升外部竞争力;注重创新发展,加大科技研发和引进力度,助推城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环境。在未来,佳木斯要从打造最优的发展环境入手,助推企业发展。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效能,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畅通沟通渠道,及时解决企业难题,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快推动现有园区提档升级,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并为企业广建融资平台,助力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站得高,看得远。

 

佳木斯的未来一路阳光。

开放兴市,对俄合作升级,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做大做强外经贸主体

五年的巨变,打开新的开阔视野,佳木斯昔日对内发展的“末梢”正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一座大桥让佳木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焦点。

 

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预计20186月完工。届时,佳木斯市口岸总吞吐能力将扩大5倍以上。

 

这条南连东北三省、辐射全中国,北接俄罗斯远东地区、辐射俄罗斯腹地的中俄跨界“丝绸之路”,将成为我国第三条对俄铁路运输大通道,更是一条新的亚欧运输大通道。

 

“现在公路运输,一辆汽车装载能力20吨,难以满足大宗货物运输。铁路开通后,一列火车50节车厢,一节车厢60吨,装载力将达到3000吨,年过货能力达到2100万吨。”从事多年外贸的佳天德颐实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宋伯文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目前,中方承建部分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俄方承建部分正进行桥墩基础施工。大桥开通后,“大桥经济”,势必开启“加速”模式。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成为贯通“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通道的雏形已经显现。

 

一条正在紧张建设中的高铁同样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96日,当16名工人将最后一根长轨紧固完毕,哈佳快速铁路全线贯通。

 

通车后,哈尔滨到佳木斯的火车运行时间,将从现在的近7个小时,缩短至1小时50分,极大地改善两地居民出行条件。

 

更重要的是,哈佳高铁如同珠链将周围的城市紧紧地串在一起,大大缩小了空间距离,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发展圈,而佳木斯就是圆心,辐射作用带来的商机和潜力不可估量。建成后,将成为龙江东部的“金三角”,由此而构建的龙江两小时经济圈,辐射全省50%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带动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佳木斯为中心的城市群已经清晰可见。

 

大桥与铁路成为佳木斯经济展翅腾飞的双翼。

 

目光放得更远一点,佳木斯同时拥有对俄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运输通道的地区,对俄年总运输能力将超过3500万吨。俄远东地区和我省东北部地区交通将“无缝连接”。

 

每一条路,每一座桥,变化不仅在佳木斯的版图上,更在人们的生活中。

 

每一条路,每一座桥,改变的不只是交通,更深远地影响了佳木斯的区域经济格局。

 

但这并不是佳木斯最终的目标,对于未来,这座城市早有更深远的打算:

 

开放兴市,着力推进对俄合作升级,牢牢把握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建设和黑瞎子岛保护开发机遇,加快推动对俄经贸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构建更具发展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人文合作,做大做强外经贸主体,加大对俄科技合作力度,促进经贸合作。

提档升级,

加快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佳木斯未来商业发展是一条奔向远方的延长线。

 

三江商贸城总经理张新传说自己是一个幸运者,因为他正在见证着一个新商业中心的诞生。

 

3年前,三江商贸城开始筹建,今年6月份,投资10亿元,占地22万平方米的三期工程开工。

 

“我们的目的是打造一个以休闲购物为主的商业集散中心,目前这里已见雏形,不久后长途客运站搬迁到这里,相信这里一定会成为佳木斯西南方向一个新的商业发展中心,我们的未来不可限量。”张新传说。

 

一业带百业。按照张新传的设想,未来这里将以三江商贸城为中心,周边将入驻各种百货、批发、餐饮等配套业态,播撒现代服务业产业的种子,编织一条一点多面的新商业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对于旅游发展的未来,佳木斯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步伐。

 

在不久的将来,佳木斯旅游项目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将成为新趋势;融合性、创新性建设成为新时尚;国际化、高端化发展成为新潮流,一张因旅游而描绘的美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三江明珠,正按照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加快完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提档升级,加快传统服务业优化升级和新兴服务业态发展,加快商贸物流业、旅游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发展,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

 

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佳木斯,正显芳华。

 

这个金秋,佳木斯开启了历史新阶段。

立体式融合推进打好扶贫攻坚战

佳木斯市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立体式融合推进,超前谋划,多措并举,全力打好全市脱贫攻坚战。

 

“回头看”中底数摸得清,责任压得实。佳木斯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两率一度”的脱贫目标,采取周汇报、月总结的方式,不定期开展例会,打破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界限,精准识别更加精准;规范县、乡、村、户4级档案资料,做到“四有六清”。特别针对全市贫困人口结构特点,设立了农业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医疗扶贫、社会救助扶贫、转移就业扶贫5个专项扶贫办公室,从行业推进主体角度对各县进行专项督导、专项推进。

 

突出精准施策,选准扶贫路径。佳木斯市因地制宜,发展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扶贫、住房保障安全,民生福祉得以保障,使得扶贫攻坚顺利进行。黑龙江亮子奔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黑龙江波巴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以“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带动全市食用菌发展到3.5亿袋,郊区在稳定1万亩红树莓生产规模基础上,引进了杭州纯悦食品有限公司红树莓精深加工项目,使红树莓真正成为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年初以来,通过围绕建立科学的产业扶贫链条、有效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式,全市共谋划启动光伏发电、紫苏叶种植、花卉种植观光、高效稻米产业、食用菌生产、马铃薯种植加工、肉牛养殖等种、养、加和乡村生态旅游等产业项目共135个,预计可带动5万多贫困人口增收。

 

在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上,今年以来,全市资助困难幼儿850人、普通高中贫困生约8700人、中职学生9215人。精准识别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实行五色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将计划生育失独家庭纳入扶贫范畴,推进新农合大病保险全覆盖,将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

 

强化统筹结合,提升脱贫效果。与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相结合,目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5097个,辐射贫困农户3.8万户,占贫困农户总数的33%;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大幅度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为贫困家庭提供充分的务工空间,增加了贫困人口的工资性收入;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目前,全市驻村工作队已争取扶贫项目167个,受益贫困户2.3万户;与推动农民创新创业和转移就业相结合,从“扶志”入手,截至目前,已提供就业岗位6.3万个,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279人,实现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352人,扶持创业61人。

“食安佳木斯” 做成示范金品牌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连续六年荣膺“全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连续四年在内地排名第一,这是佳木斯的一份荣耀。“食安佳木斯”已经成为一块让百姓食而心安、引以为傲的金品牌。

 

佳木斯市地处三江平原,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地之一,黑土有机质含量高,根植黑土带的寒地珍稻,天然生长,活水灌溉,每一粒米都无比稀有珍贵。同时,佳木斯市还有非常丰富的水资源,空气质量好,一年一季的耕作,光照好、昼夜温差大等,这些都为食用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自然条件。在过去的几年里,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始终将食品安全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抓在手上。制定了详细的工作目标,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在资金上给予倾斜,保证了各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

 

20165月佳木斯市被国务院食安办确定为第三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试点城市,也是黑龙江省的第一批。创建食品安全城工作开展以来,佳木斯市各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和“四有两责”要求,采取强有力措施,充分调动政府、监管部门、食品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合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设立了创建办公室,明确了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相应工作制度。起草了《佳木斯市食品小作坊核准管理办法》《佳木斯市食品经营核准管理办法》,完成了食品安全风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629份,成立了37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成功举办全省食品安全三级应急演练,为佳木斯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增添驱动力。

 

为了增强食品安全的“含金量”,各县()区申请了价值130万元的食品检测车,设置了食品检验室,38个监督所配备了食品快速检测箱,投入2300万元专项资金筹建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了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新建了4个质检站。目前,全市共打造了16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840万亩,绿色食品标志达到189个,有机食品认证数量达到21个,地理标志品种8个。

 

目前,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已经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了“十三五”规划,把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多次召开会议部署推进。为取得实效,佳木斯市紧贴民生热点开展创城工作,及时发现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食品安全问题,积极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强化宣传引导,拓宽宣传渠道和举报投诉渠道。将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推进创城相结合,坚持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坚持阶段性总结与全面总结相结合,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纪可真王冬 记者刘亿服)

做大服务清单让群众少跑腿

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让改革的成效用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来检验。在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进程中,佳木斯市在简化流程、转变作风、提升效能等方面所作的尝试,正在日益提升着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放管服”改革一方面要做小“权力清单”,但同时,更要做大“服务清单”,提升公共服务标准,建立小政府大服务工作格局。在梳理建立公共服务清单上双管齐下,一方面对所有涉及公共服务领域的行政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全面梳理,市级建立了197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另一方面,对所有公共服务事项逐项编制办事指南,以统一规范的格式向社会公布。市级办理材料精简19%,承诺办理时限缩短32%,并规范了13项公共服务事项收费,推进了公共服务制度化、规范化。

 

为从源头上杜绝“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现象,佳木斯市坚持能减则减、可取消坚决取消的原则,对由乡镇、街道、社区出具的各类证明及办事手续进行了全面集中清理,明确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盖章环节,原则上一律取消。通过减证便民行动,从源头上解决了部门推卸责任、转嫁工作、层层设障等各种为难群众的乱象,促进各部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

 

加强政务大厅集中式服务,佳木斯将全市具有审批权力的28个职能部门285项审批权力进厅办理,水、电、气、热等12个公共服务机构的39项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并借鉴I 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理念,全部完成了流程标准化建设。如今,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取业务办理环节由5个减少至2个,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短至10分钟;贷款业务审批环节由12个减少至3个,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40分钟。提取和贷款业务实现了“只跑一次”的即时办结。房屋交易与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一个平台办理,群众办理抵押登记业务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权属登记业务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并提供免费邮递服务,实现了“最多跑一次”。便捷的服务,使前来办事的企业和广大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李寅乔记者刘亿服)

过去的五年,佳木斯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飙升,随着文化阵地和文化队伍建设的深入,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着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老百姓的日子有滋有味。

 

旗袍秀、器乐、声乐……自2015年开始的“百团大赛”,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享受着文化成果,实现自我娱乐的同时,也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佳木斯市文广新局还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以“结对子、种文化”为主题的结对帮扶活动,通过采取市帮县、县帮乡、乡帮村三级帮扶、结对方式,使基层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成效显著。

 

佳木斯市文广新局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演出,为展示佳木斯美丽城市的风采,弘扬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的精神,彰显社会文化爱好者的技艺。

 

“百姓大舞台”搭建文化交流演出平台“百团大赛”为群众文化交流演出搭建了竞技舞台。哈工大红枫林歌舞团和伊春永和合唱艺术团,分别在2013年和2015年与佳市老年大学合唱团结成友好团队,相互交流演出。

 

佳木斯市群众艺术馆办公楼经过改建后,同时将7个活动室免费向社会开放。设立了公示板,将艺术馆的工作职能、人员名单、免费开放须知、活动场地要求、活动管理制度等予以公布。增加透明度和知情权,同时接受社会的监督。成立了文化学校,聘请了部分文化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现社会文化社会办,人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管理。

 

佳木斯市图书馆少儿分馆,除了提供少儿文献借阅、阅读辅导、信息咨询、少儿兴趣培养等活动外,还定期举办少儿讲座、咨询、辅导、展览等指导性阅读活动。(孙婧记者刘亿服)

佳木斯,雄鸡版图的点睛之笔,每天迎接着中国第一缕阳光。

 

三江汇流,借水行远;湿地黑土,天然馈赠。1600万亩良田,百亿斤商品粮,现代农业演绎着生态粮仓的绿色传奇。

 

肃慎之国、挹娄古都……浸润了7000年历史文明。抗联发祥地、东北小延安,十万官兵开拓北大荒,255万勤劳的佳木斯人薪火相传英雄的城市精神,在改革发展征程中,一直保持着稳健而昂扬的姿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佳木斯市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黑龙江两次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敏锐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五年来,省重点推进产业项目落地开工率位居全省第一位,建成率和投产率均位居全省前列;累计投入民生资金621.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3.4%;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加快,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5%;连续六年被评为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佳木斯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整合优势资源,以创建国家农高区为引领,实施农业转型,推动农业富民;以做好“三篇大文章”为目标,实施工业扩量,推进工业强市;以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方向,实施服务业优化,推进城市提档;以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建设为契机,实施对俄经贸合作,推进开放兴市,加快将佳木斯从地理中心打造成为经济、文化、交通、旅游中心。

上一篇: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宫秀丽实地踏查前进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下一篇:区统计局开展“双随机”统计执法检查